生姜的終端銷售價格高企,那么,生產基地的批發(fā)價又是什么情況呢?9月初,本報記者趕往全國生姜種植基地——山東濰坊昌邑進行調查采訪。濰坊有著生姜之鄉(xiāng)的美稱,尤以其所轄昌邑市和安丘市生姜出名。
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生姜產地的批發(fā)價也達到了4.9元—5.2元一斤,8月中旬一度高達5.6元一斤。
“去年生姜的開盤價在2.8元斤左右,春節(jié)期間就上漲到了3.8元。”9月2日,正在山東昌邑宏大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進貨的批發(fā)商楊永濤告訴記者,“我今天的進貨價是每斤4.93元,洗姜每斤2分,裝箱每斤2分多,成本價就達到了每斤5元。”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批發(fā)商大都認為,此次生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上生姜供不應求。
上述批發(fā)商分析說,“去年生姜種植面積呈較少趨勢,產量是近幾年來最低,再加上生姜正值青黃不接時期。市場需求遠遠大于供應,價格能不漲嗎?”
昌邑市不少姜農表示,去年生姜畝產量不超過8000斤,一般都在4000-5000斤左右。干旱使得單產下降,而此前的2007和2008年因受金融危機影響,生姜價格并不看好。因此,種植面積并沒有增大。
據(jù)了解,濰坊的生姜收獲期一般都在寒露至霜降這半月時間,即9月24日至10月10日
對今年新姜品質的預期也是造成生姜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霜降前10天收獲的生姜絕對比寒露前后收獲的品質好,一旦超過寒露,因天氣寒冷品質反而會下降。”52歲的山東省昌邑市都昌街道辦后伍塔村村民王洪亮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跟其任何農作物黃金成熟期一樣,生姜要是收早了因水分大容易脫水影響質量,收遲了因天寒地凍會導致生姜受創(chuàng)。
”常年供應:大姜,生姜,老姜,大黃姜,小黃姜,歡迎前來購買:1566678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