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壓力和疾病會讓動物更易致病,所以即使是同樣水平的霉菌毒素,在不同的農場也會對動物產生不同的影響。
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動物和家禽科學系飼料加工技術研究主席Thomas Scott博士稱,今年加拿大部分小麥作物的霉菌毒素污染是個問題,尤其是鐮刀霉和麥角菌的污染。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歐洲畜牧展(EuroTier)Optivite霉菌毒素論壇上,Scott博士向觀眾透露,沒有良方可以去除污染糧食或飼料成品中的毒素,但是技術的進步能挽救一些受到嚴重霉菌毒素污染的小麥。
新的研究設備
比如,于10月24日成立的加拿大飼料研究中心的BoMill TriQ種子精選機可以通過近紅外光照射種子的核,鑒定食品、麥芽或者飼料的重要特征,包括粗蛋白、淀粉、濕度、籽粒硬度和功能性價值。
Scott表示,受到霉菌毒素嚴重污染以至于不能銷售的的小麥或大麥可以使用這種機器進行甄選,將受到污染的種子剔除;機器精選的速度是3公噸/小時,可以挽回80%的種子。
處理霉菌毒素
Scott稱,將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糧食和相對而言無霉菌毒素的糧食混合起來并非良策。他同時表示,用測試次品的方法來處理外來成分也不是解決方法,因為污染物并非在糧食表面均勻分布 ,如果只是對一卡車或一車皮的糧食進行抽樣檢測,可能會遺漏污染嚴重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