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廣西檢驗檢疫局召開廣西口岸進境糧食檢驗監(jiān)管情況新聞通報會。會上透露,目前,廣西年進口糧食達800多萬噸,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0%,其中大豆、油菜籽分別約占全國的10%和40%,廣西已發(fā)展成為我國進口糧油加工重要產(chǎn)業(yè)基地。
近年來,我國進口糧食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種類涵蓋大豆、玉米、水稻、大小麥、油菜籽等很多品種,產(chǎn)品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亞、巴拉圭和東南亞國家等。由于進口糧食均有較長的種植生長周期,且收獲后只作過篩等簡單處理,不可避免地攜帶外來有害生物,且各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同,有害生物發(fā)生程度也不一樣,進口糧食所攜帶的風險相當高,因此,國家質(zhì)檢總局對其實行進境指定口岸管理制度。近日,全國共58個口岸(96個查驗點)獲得第一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資質(zhì),其中廣西防城港、欽州(中糧碼頭、勒溝、大欖坪)、梧州3個口岸(5個查驗點)獲批。
2014年1~10月,廣西進口糧食總量近800萬噸、貨值40多億美元。進口量排在前三位的品種分別是大豆(606萬噸、貨值34.38億美元),主要來自巴西、美國、烏拉圭;油菜籽(121萬噸、貨值7億美元),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木薯干片(50萬噸、貨值1.1億美元),主要來自越南、泰國。
廣西進境大宗糧食的主要口岸有防城港、欽州、北海3個海港,及東興、峒中、憑祥、水口和龍邦口岸。目前,北海、東興、峒中、憑祥、水口和龍邦等口岸正在完善相關設施,爭取明年初申報第二批進境糧食指定口岸資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