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夏天味道的,是西瓜的甜。處暑過后,夏天漸行漸遠,走訪市場了解到,揚城西瓜出現(xiàn)量減價漲的“翹尾”現(xiàn)象,“吃瓜群眾”買一只西瓜要多掏兩三塊錢。
【現(xiàn)象】
西瓜進入“翹尾期”
“吃瓜群眾”多掏兩三塊
昨天上午,在城北一家水果賣場買西瓜的劉女士挑了一只西瓜,放到秤上一稱,顯示要10塊錢。“我每隔一天就會買西瓜,挑的個頭也差不多,一只瓜一般就賣七八塊錢,這顯然是漲價了。”劉女士說,她特意看了看電子秤,發(fā)現(xiàn)單價已變成3元/千克,比前幾天漲了兩三毛錢。
“能進的瓜少了,已經到尾聲,天氣還蠻熱的,自然就漲價了。”這家水果賣場老板童先生告訴記者,從上周起,西瓜進場量就開始縮減,從本月25日開始,該賣場的西瓜基本漲了兩三毛錢。
隨后,又詢問了亞聯(lián)水果批發(fā)市場,市場部一負責人介紹,目前揚州西瓜確實已經進入尾聲,隨著西瓜上市量的大幅減少,地頭價、批發(fā)價均出現(xiàn)了上調,比之前漲了0.4-0.6元/千克,“現(xiàn)在我們這里的西瓜主要來自東北,之前的新疆瓜等品種都已經沒有了。”據介紹,目前還在銷售西瓜的商戶也僅剩幾家了。
【調查】
為啥現(xiàn)在買到的多為“海綿瓜”?
“拉藤瓜”水泡多了,口感不太好
不少市民反映,“現(xiàn)在買不到好瓜了,不是熟過了,就是吃起來像‘海綿’。”
市民胡先生介紹,前天他在小區(qū)附近的一家水果店購買了一只10斤重的西瓜,當時他就覺得西瓜的賣相不太好,瓜皮有些軟,根蒂也枯死了。當他回家用刀剖開西瓜后,果不其然,這只西瓜沒有水分,吃在嘴里就像海綿,而且不甜。
對于這類現(xiàn)象,亞聯(lián)水果批發(fā)市場的這名負責人分析,西瓜進入尾聲,剩下的基本是“拉藤瓜”,不是時間擺放較長,就是水泡多了。“本地瓜現(xiàn)在基本很少有了,個頭小,只比拳頭大一些,屬于三岔瓜,口感不太好。目前市場上除了東北瓜口感稍微好些,其他地方的西瓜口感不如以前?,F(xiàn)在已經過了吃西瓜的時間了,市民可以多買些當季水果。”
【提醒】
秋天還能大口吃瓜嗎?
寒性水果吃多了易拉肚子
揚州有一句俗話:“秋瓜壞肚”。這是不是意味著,進入秋天之后,吃太多西瓜會對健康不利?
“立秋之后,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蘇北醫(yī)院營養(yǎng)學專家蔣放介紹,秋季本來就是腹瀉高發(fā)季節(jié),如果此時再大量食用西瓜等寒性水果會很容易拉肚子,孩子更要少吃。
蔣放解釋,夏天造成人體氣血損耗,處暑過后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會有所下降,排泄能力也會下降,導致代謝廢物在體內明顯增加,如不注意容易腹瀉。立秋后養(yǎng)生要以防“秋燥”為主,要多吃些蘋果、梨、葡萄等滋陰的水果,不可大肆進補,否則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