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了5年,這里一共種植了將近50個品種。”這片山坳的“主人”是龍王山茶葉公司總經(jīng)理潘元清,他一邊指引大家欣賞,一邊介紹說,“這是白雞冠,它邊上的是徽州白……”
秋天的深山里特別涼,穿著兩件單衣還是感覺單薄了點,但是大家興趣很濃,一邊感嘆白葉茶種類豐富,一邊紛紛詢問潘元清為什么投入這么大的人力精力物力來搜集白葉類茶。
“安吉是白茶之鄉(xiāng),全國聞名,我就想到可以把其它的白葉類茶聚集在一起,如眾星拱月一樣烘托安吉白茶。”潘元清介紹說,他在無意中和浙大茶學系的教授提起這個想法,對方也十分贊同和支持。茶學系的教授還提供了全國白葉類茶的分布情況和相關線索,由龍王山白茶進行搜集,以達到白葉類茶種資源保護的目的。
山坳里,80多畝白葉類茶一片青綠,正散發(fā)出縷縷茶香,茶苗間插著茶葉名,便于辨認。“這么多種類,弄到一起很不容易。”一名湖北茶人由衷贊道。
這番話輕而易舉勾起了潘元清的回憶。他介紹說,差不多已經(jīng)跑了半個中國了,最遠的是云南。因為管理不善等原因,第一批從云南運回來的種苗全部死掉,不得不又第二次去了云南。“結果當?shù)厝瞬豢显俳o了,我只好聯(lián)系茶學系的教授,再由他們幫忙,還好第二批存活下來了。”潘元清說,不少白葉類茶是珍貴品種,當?shù)夭柁r(nóng)不肯給,也不肯賣。說起搜集白葉類茶的艱辛,潘元清表情復雜。
潘元慶認為,5年來花費近百萬元搜集這些白葉類茶很值得。如今,他茶山上的白葉類茶種類之豐富,在全國已經(jīng)首屈一指。他表示還將一直搜集下去,讓這片茶山成為全國最豐富的白葉類茶聚集地,也為白葉類茶種資源保護做出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