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633個危舊糧庫維修改造工作目前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秋糧收購前全部改造到位。省糧食局和省財政廳今天(5號)上午在徐州召開“全省糧庫維修改造現(xiàn)場推進會”,對全省危倉老庫的維修改造進行階段性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做了明確部署,確保整個工程保質、按期完工。
這次全省糧庫維修改造共涉及13個市、45個縣(市)、25個區(qū)和3個省直單位,維修改造糧庫633個,2309棟倉房,倉容618億噸,實施信息化建設糧庫552個,總投資15億元。省糧食局局長陳杰要求全省糧食系統(tǒng)按照“三改造、三提升”,即“改造倉房、改造設施、改造環(huán)境,提升收儲機械化水平、提升儲糧科學化水平、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啟動危倉老庫的維護改造。
對糧食“危倉老庫”進行維修改造,是國家“糧安工程”的重要內容。去年,江蘇地方國有糧食企業(yè)購銷總量達3850萬噸,總量和地方儲備規(guī)模均居全國第二。但全省糧食倉容不足、危舊老庫較多的局面也尚未得到根本改變,蘇中、蘇北情況較為突出。在全省地方國有糧食倉儲企業(yè)現(xiàn)有倉容中, 1998年以前的老舊倉容209億斤,占國企總倉容的65% 。其中,倉齡40年以上、須報廢拆除的“危倉”倉容22億斤,涉及倉房1309棟,占總數(shù)的10.5%和39.4%;倉齡30年以上、需大修的“老庫”倉容73億斤,倉房2889棟,占總數(shù)的34.9%和58.4%。這些倉房年久失修,破損老化,嚴重影響糧食存儲安全。
“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工作刻不容緩,省政府高度重視“糧安工程”。去年,江蘇積極爭取到“中央補助地方糧食倉庫維修資金”2.27億元,成為全國四個享受中央財政補助的省份之一。徐鳴副省長多次調研,聽取匯報,提出明確要求,并親自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全面部署。省財政配套6.8億元,各市縣財政也分別進行了配套,保證了這項工程的資金落實。
截至4月底,全省已有581個糧庫開工建設,到位資金12.6億元,分別占總數(shù)的83.1%和80%。從各地情況來看,徐州、蘇州、南通等市整體推進較快,高郵、金壇、句容、六合、錫山、贛榆、金湖等縣(市、區(qū))搶抓時間進度,工作推進有力。整個工程10月底前將全面完成,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屆時將組織檢查驗收。